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重点“盯”1岁内宝宝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重点“盯”1岁内宝宝

医生:做好预防是关键

  • 医护人员在仔细观察宝宝状况。(受访者供图)

南国都市报10月13日讯(记者 王康景)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动水平增强,已成为导致婴幼儿就诊的重要病原,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里,因RSV感染而出现剧烈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的小患儿有所增多,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儿科专家介绍,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堪称全球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最重要的病毒之一,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宝宝,更是它的“重点攻击目标”。

为何小宝宝如此易受RSV威胁?“一方面,宝宝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管腔狭窄、黏膜娇嫩;另一方面,宝宝免疫系统还在完善中,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RSV,易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上述专家称,严重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接受吸氧、缓解喘息等对症支持。

更值得警惕的是,婴儿期若遭遇RSV严重感染,可能对肺部发育造成长期影响,增加出现反复喘息、哮喘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一般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帮宝宝靠自身免疫力“扛过去”。因此,对RSV感染,提前预防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

专家表示,在预防方面,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药物如尼塞韦单抗等,可为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季的新生儿和婴儿提供保护,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是一种“被动免疫”的特异性抗体,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直接为宝宝补充能中和RSV的抗体。

即将进入第一个RSV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1岁以内);生活在广东、福建、海南等RSV全年流行南方省份的宝宝;需重点防护的高危人群,包括:胎龄<32周的早产儿;患有慢性肺病的宝宝;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等,可以考虑采取注射相关预防药物的方式加强自身免疫力,须遵循医嘱实施。

在家庭预防方面,例如,家里已有呼吸道感染者,其他人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常洗手,尽量少接触或者不接触感染者。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合胞病毒专挑宝宝下手?早期别当普通感冒!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