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车检测连续亏损后实控人套现离场 矽睿科技接手背后风险几何?

日前,安车检测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贺宪宁将其持有的公司6.43%股份转让给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矽睿科技”),同时将其持有的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

本次协议转让股份的过户事宜,双方已在中登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并取得《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

这意味着,这家在机动车检测行业深耕近二十年的上市公司正式易主,而贺宪宁在安车检测连续近四年业绩下滑后选择了套现退场。

根据安车检测公告,本次权益变动将分两步实施。

首先,矽睿科技拟以3.22亿元受让贺宪宁持有的安车检测6.43%股份,转让价格为21.84元/股,较停牌前收盘价折价约16%。同时,贺宪宁将其持有的13.57%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

其次,在上述股份转让完成后,贺宪宁拟将其持有的安车检测13.57%股份在解除限售后转让给矽睿科技。

这一交易完成后,矽睿科技将成为安车检测的控股股东,由于矽睿科技无实际控制人,安车检测也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安车检测此次易主的背景,是公司近年来持续恶化的经营业绩。

2024年全年,安车检测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下降3.05%,净亏损高达2.13亿元。这一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扩大263.73%。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6亿,同比下降0.17%,归母净利润-0.21亿,仍处于亏损状态。

实际上,安车检测的业绩下滑并非突发事件。

从2021年开始,公司便步入下行通道,2022年至2024年更是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亏损0.31亿元、0.59亿元和2.1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亿元。

对于2024年大幅亏损的原因,安车检测在年报中解释,公司持续受到两次机动车检测政策的叠加影响。

目前大部分机动车使用年限在十年以内,按照政策要求十年内仅需检测一次,导致检测需求大幅减少。

此外,2024年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提高了老旧车辆淘汰率,进一步冲击了机动车检测业务,致使检测频次需求持续下降。

受此影响,公司并购的机动车检测站的检测服务业务表现未达预期,实际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商誉减值。

回顾安车检测的发展历程,公司自2018年开始便积极推进从机动车检测设备供应商向机动车检测服务运营商的转型,陆续收购多家检测站运营企业。

2020年,安车检测曾公告拟作价3.02亿元收购临沂正直70%股权,布局二手车市场、二手车保险等汽车服务。2021年,公司通过定增募资11.49亿元,完成了对临沂正直、中检汽车等多家公司的收购。2024年1月,公司又变更募投项目资金用途,使用3315万元收购广西车猫51%股权。

这些收购行为虽然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规模,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商誉风险。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誉从两年前最高超3亿元减少到1.83亿元,减值接近一半。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安车检测的股东们却在频频减持。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2年,安车检测的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约17.95亿元。减持的股东包括深圳市中洲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华睿环保产业投资中心等多家机构。

如今,实际控制人贺宪宁也通过转让控制权的方式套现离场,首期股份转让即获得3.22亿元现金。

值得注意的是,接盘方矽睿科技自2021年开始筹划IPO,先后接受了多轮上市辅导。市场预期,作为传感器龙头企业的矽睿科技可能借此实现曲线上市。

随着矽睿科技入主,安车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将转变。而对于安车检测而言,在新股东带领下能否扭转连续亏损的困境,仍有待观察。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