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拟5000万“输血”加盟商 公司上半年亏损超5000万

作者|郑皓元 实习生|胡若葭

主编|陈俊宏

近日,来伊份(603777.SH)连发多条公告,涉及员工持股计划、大股东减持、加盟商财务资助等方面,引发市场关注。一边是自身现金流紧绷,却豪掷五千万为加盟商“输血”;另一边是低价受让员工持股计划,控股股东却累计减持668万股,套现超亿元。几重举动交织的背后,折射出来伊份在业绩疲软、战略定位与转型困局中的艰难挣扎。

直营转加盟,押注社区零售

公司于2025年9月27日发布公告,拟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利率不低于合同生效时一年期市场贷款利率,专项用于门店经营。公司表示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通过评估资助对象资质、要求提供担保等方式保障资金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来伊份首次向加盟商提供财务资助。自2025年1月,与浙江养馋记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馋记”)成立合资公司以来,迅速推出“社区零售4.0”门店,计划年底在上海落地20家,三年内实现华东区域千店目标。在今年4月,公司已提供给养馋记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财务资助,半年之内累计输血近亿元,反映的不仅是来伊份对于社区零售模式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养馋记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

据2025年半年报业绩显示,来伊份上半年营收实现19.4亿,同比增长8.2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5068万元,同比降幅达439.6%。来伊份方面指出,其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主要因销售毛利额下降导致,营收增长得益于新业务渠道的拓展、新业务模式收入增加。

加盟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重点。财报指出,面临休闲零食行业下行的态势,公司主动调优传统小型直营门店,加大加盟商拓展力度。上半年直营门店实现营收8.75亿元,同比降幅为21.32%,加盟业务营收7.22亿元,同比上涨64.09%。截至2025年6月底,加盟门店1584家,占比逐年提高,升至53%,但同时,加盟门店增长拉低整体毛利率,毛利率同比下降21.01%至32.61%。

尽管全力转向加盟,但来伊份仍未能扭转门店总量萎缩的颓势。2017年,来伊份启动"万家灯火"计划,目标在2023年实现一万家门店的规模。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门店总数2979家,同比减少14.2%,其中直营门店数量减少90家至1395家;加盟门店数量减少16家至1584家。2024年全年,净减少门店数达600家,万店计划梦碎。

此外,公司的现金流并不乐观。上半年账面货币资金仅为3.7亿,同比下降37.3%,而短期借款达1.4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为2.1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78.68%至2239.5万元。在自身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仍向加盟商进行输血扩张,对公司经营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半价持股激励与大股东减持

与财务资助同步发生的,是低价受让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与控股股东的大额减持。

2025年9月27日,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参与对象为养馋记的核心管理成员,不包括董事及高管,人数不超过5人,股票总量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90%。

引起市场广泛讨论的,是激励计划近乎腰斩的受让价格与严苛的解锁条件。公告显示,本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为6.91元/股,较9月26日最新收盘价12.94元/股折价约47%。然而半价持股激励的背后,有着严格的业绩考核指标。其中公司层面的全额解锁条件是,2025年养馋记净利润达到2800万元,2026年净利润达到3500万元,若当考核期内业绩指标未能达成,则该个解锁期内的股票不得解锁,而对个人层面的业绩指标也分为四档,分别对应100%、90%、60%、0%的解锁程度。

据现有业绩情况,要达到解锁条件挑战巨大。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养馋记营收4.29亿元,净利润仅1206万元,这意味着下半年至少需要完成1600万的净利润指标才能解锁激励,而2026年所要实现的业绩目标还将高出25%。此外,公司此前设置的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均因业绩不达标而提前终止,在当前业绩不佳的局面下,部分投资者对激励计划的效果抱有审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 持股计划的高折价率,与控股股东大额减持形成了强烈反差。

2025年9月26日与9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两次减持股票,分别为553万股与1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5%与0.34%,本次减持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下降至60.80%。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司一边以近乎半价的条件激励新团队,另一边控股股东却在大举减持套现,此举将削弱市场对于管理层的信任。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来伊份在近年发展较为艰难,一方面受过去疫情影响与商业租金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其在线上布局相对薄弱,线下渠道难以独自撬动销售增长。

从“零食第一股”到如今的“转型困难户”,来伊份的困境并非孤例,良品铺子、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等头部品牌也均面临行业下行的业绩压力。来伊份斥重金押注的社区零食赛道,已是各路资本的必争之地,对于仅有300余家门店、处在扩张期的养馋记而言,尚未形成差异化产品,也缺乏价格优势,想在红海市场的竞争中分一杯羹,难度不可谓不大。除却量贩零食系统的冲击,盒马、沃尔玛等综合零售商也在不断强化消费粘性,抢占社区“最后一公里”,与其生鲜、日化与零食的组合业态相比,养馋记单一的业态与较窄的客群所能提供的竞争力有限。

公司近年来不断跨界转型,从白酒、咖啡到威士忌,布局仓储会员店到押注社区零售,频繁的战略动摇是其核心优势未能形成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零食行业集体遇冷是客观情况,来伊份需要重审公司战略方向,寄希望于依靠股权激励、小品牌绑定等方式难以真正破局。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