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龚光 编辑| 王娜娜 初审| 高亮——【·前言·】——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英达和巴图这对父子的故事更是让人五味杂陈。
当年那个被父亲狠心抛下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事业有成的大男人。
面对英达想要重新建立父子关系的示好,巴图只用九个字回应:"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这份淡然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宋丹丹独自撑起的那些年
宋丹丹和英达的婚姻破裂后,巴图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那时候的宋丹丹还没有现在这么有名,演艺事业刚刚起步,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日子过得相当不容易。
每天早上送巴图上学,晚上还要辅导功课,周末还得带着孩子到处跑龙套赚钱。
巴图很小就懂事了,看着妈妈一个人这么辛苦,从来不会无理取闹。
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接送,他从不会问妈妈"我的爸爸去哪了"这样的问题。
宋丹丹后来回忆起那段日子,眼里总是会泛泪光。
她说巴图是个特别乖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体贴人,这或许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早熟吧。
那些年里,宋丹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巴图。
母子俩相依为命,感情特别好。
宋丹丹常常跟朋友说,巴图就是她的全部,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拿了多少奖,而是养大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子。
两次被拒绝,彻底死心了
巴图7岁那年,心里还是想着那个叫爸爸的人。
小孩子嘛,总是对父亲有种天然的向往。
他鼓起勇气给英达打电话,声音怯生生的:"爸爸,我想和你一起玩。"
电话那头的英达语气冷淡得像冰块:"我很忙,没时间。"
就这样挂了电话。
那次被拒绝后,巴图哭得很伤心。
宋丹丹抱着儿子,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她真想冲过去质问英达:这是你的亲生儿子啊!
可是她忍住了,她知道求不来的爱没有意义,与其让孩子一次次受伤,不如让他早点死心。
11岁的巴图再次尝试联系父亲。
这次他更直接一些,问英达要联系方式,想保持联系。
英达的回答更加绝情:"我们都离婚了,你就不要再找我了。"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彻底割断了巴图心中最后一丝对父爱的幻想。
从那之后,巴图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英达。
他心里明白,有些人注定不是你生命中的角色,就算血脉相连也没用。
爷爷葬礼上的那道门槛
英若诚是英达的父亲,也是巴图的爷爷。
老爷子生前是个很有名的翻译家和演员,在文艺界威望很高。
2003年英若诚去世,巴图想去参加爷爷的葬礼,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英达直接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你不姓英。"
这四个字比任何恶毒的语言都要伤人。
巴图确实跟着妈妈姓宋,可是血缘关系能因为姓氏改变吗?
英达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彻底断绝和巴图的关系。
宋丹丹当时气得浑身发抖。
她本来想着,不管怎么说英若诚也是孩子的亲爷爷,让巴图去送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也算是尽孝道。
没想到英达连这点人情都不讲。
巴图当时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
他只是静静地对妈妈说:"算了,我们不去了。"
那一刻,宋丹丹知道,儿子心里的那扇门彻底关上了。
英如镝的幸福童年
这回英达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不是当年对待巴图的那副冷漠样子。
英如镝3岁开始,英达就开始培养他的各种兴趣爱好,钢琴、绘画、体育样样都要学。
英如镝小时候表现出对冰球的天赋,英达立马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他花大价钱给儿子买最好的装备,请最专业的教练,甚至自己也开始研究冰球规则。
为了让英如镝有更好的训练环境,英达不惜砸钱建了个私人冰场。
后来为了让英如镝接受更专业的训练,英达把他送到美国芝加哥。
那边的费用不是一般的高,英达甚至借钱买房子,就为了给儿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朋友们都说英达对英如镝简直是溺爱,什么都想给他最好的。
英如镝在父亲的精心栽培下,冰球水平突飞猛进,还进入了国家队。
英达提起这个小儿子,脸上总是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他经常在公开场合夸奖英如镝,说他懂事、有天赋、前途无量。
这种对比真的很残酷。
同样是儿子,一个被彻底抛弃,一个被当作宝贝疙瘩。
巴图看在眼里,心里是什么滋味可想而知。
巴图的逆袭之路
没有父爱的巴图并没有因此沉沦。
相反,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没有那个男人的帮助,他一样能过得很好。
巴图继承了母亲的表演天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参演了不少影视作品,口碑不错。
他还很有商业头脑,抓住了直播带货的风口,做得风生水起。
现在的巴图不仅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幸福。
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生活过得相当滋润。
巴图现在的状态特别好,看起来完全不像是缺少父爱的人。
他阳光、开朗、自信,跟粉丝互动时总是笑容满面。
很多人都说,巴图身上有种特别的魅力,那是经历过风雨后的坚韧和成熟。
宋丹丹看着儿子现在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欣慰的是巴图真的很争气,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心疼的是这个孩子为了证明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
英达的晚年后悔
人到了一定年纪,总会开始回顾过去,英达也不例外。
看着巴图现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英达心里五味杂陈。
他开始后悔当年对巴图的冷漠和拒绝,想要修复父子关系。
英达在一些节目中开始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并不是不关心巴图,还把责任推给了宋丹丹。
他的意思是当年是宋丹丹不让他见孩子,所以才会疏远。
这种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巴图主动联系他时被拒绝的事实摆在那里。
英达甚至还想让巴图的儿子"认祖归宗",希望孩子们能改姓英。
这个想法被宋丹丹和巴图坚决拒绝了。
宋丹丹说得很直白:当年你不要我们母子,现在看到孙子可爱了又想要回来,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英如镝在直播时也表达过想联系巴图的想法,说希望能见见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可是巴图对此反应很冷淡,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他们从小就没有感情基础,现在突然要培养兄弟情,未免太牵强了。
九个字的回应,一生的态度
面对英达的示好和外界的关注,巴图的回应特别淡然:"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这九个字说得云淡风轻,却蕴含着巴图对这段父子关系的最终态度。
无所谓,说明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对父爱的渴望;
没必要,表示他认为现在修复关系已经没有意义;
不至于,则显示出他的大度,不会因为过去的伤害而怨恨英达。
这种态度让很多人都觉得巴图真的成熟了。
他没有像偶像剧里那样跟英达拉扯,也没有在媒体面前控诉父亲的冷漠,而是选择了最高级的回应方式——淡然处之。
巴图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有爱他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成功的事业,还有一直支持他的母亲。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很完整了,不需要再去填补那个叫做"父爱"的空缺。
结语
巴图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一个道理:血缘关系不等于亲情,真正的爱需要用心经营和维护。
英达现在的后悔来得太晚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无法挽回。
巴图选择宽恕但不和解,这或许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
人生苦短,与其纠结于得不到的爱,不如珍惜身边真心对你好的人。
信息来源: 《中国娱乐报》娱乐版面相关报道 《南方都市报》人物专访栏目 腾讯娱乐独家专访内容 新浪娱乐明星动态跟踪报道 网易娱乐深度人物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