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T桔子数据分析,上海目前86家独角兽企业的背景可分为三类:自主创业型独角兽、民营大厂/上市公司孵化独角兽、国资牵头/国央企系独角兽。
从占比上来看,上海独角兽企业中有80% 为自主创业型,有大厂背景、国资背景的独角兽占比较少。
一、上海市自主创业的独角兽数量有69家,占比80%,是独角兽企业的主要来源。
IT桔子观察到,上海市的大多数独角兽由创业者自主创立。如小红书、米哈游、沐曦半导体、燧原科技、Airwallex空中云汇等。
这些自主创业者多数有着光鲜的学历或职业背景,亦或者是连续创业者。
职业背景方面,创始人或具有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厂领域背景,或是在AI、金融、电商相关的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例如,Airwallex空中云汇创始人Jack Zhang曾在金融投行领域深耕十多年;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EO赵立东曾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不少独角兽创始团队毕业于国内985/211高校或海外名校。例如沐曦创始人陈维良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小红书联合创始人毛文超、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都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千寻位置创始人陈金培毕业于浙江大学;Minimax稀宇科技创始人闫俊杰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
也有创业者是连续创业后才做成独角兽公司。比如共享出行头部平台哈啰创始人杨磊,曾经车钥匙创始人、爱代驾CEO,历经了三次创业才有所成,且均围绕汽车出行领域;得物创始人杨冰在大学期间就联合创办虎扑体育,后创立了毒(得物)APP;AI数字人服务商魔珐科技创始人柴金祥,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专家,曾任好买衣联创&CTO,拥有深厚的技术优势。
从估值来看,自主创业的上海独角兽估值最高的是小红书,当前估值达到260亿美元,也是目前上海仅有的两家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另外一家是知名游戏公司米哈游。
除自主创业外,据IT桔子统计,具有特殊背景(分为背靠国资/央企和民企大厂两类)的上海独角兽企业共有17家,在总体中占比为20%;整体数据低于北京的24家、21%的占比。
二、民营大厂/上市公司孵化的独角兽:
一些独角兽企业由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孵化或者分拆。在北京这样的公司有14家,而在上海仅有8家。
上海的代表案例包括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公司“智己汽车”及斑马智行;滴滴出行旗下的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复星医药旗下健康消费业务“复星健康”;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设立的锂电池材料制造商“杉杉锂电”,以及从百度独立出来的智能生活科技产品服务商“小度科技”。
其中,估值最高的为滴滴自动驾驶,其当前估值在80亿美元左右。
三、国资牵头/央企旗下独角兽:
另有一类独角兽是由国资牵头或者国央企拆分的独立业务。这类独角兽数量在上海有9家,与北京的10家数量相当。
上海的国资背景独角兽行业集中在集成电路、能源等战略领域,代表案例包括由中芯国际和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共同设立的中芯南方,专注于14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估值达65亿美元;中粮集团旗下知名粮油旗舰品牌中粮福临门,背靠央企资源并独立融资210亿元;还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上海张江科技投资成立的制药公司“海和药物”于2020年融资12亿元后成为当年新晋医药独角兽企业。
此外,作为央企的上汽集团旗下组建了两家新兴独角兽企业——享道出行、安吉物流,分别专注于互联网出行和第三方汽车物流领域。
在其中,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有2家,分别是中粮福临门(估值超946亿元,换算后约145.64亿美元)、紫光展锐(估值740亿元,换算后约113.85亿美元)。
总体来说,上海独角兽企业以自主创业为主,反映出其活跃的创业生态和人才吸引力。而且这些独角兽企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等战略性产业,无论从数量还是估值实力来看,亦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体现上海在“硬科技”领域的布局。
从特殊背景来看,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国资背景独角兽数量相当,显示上海国有企业资本强悍的融资能力、运营孵化能力;但大厂尤其互联网大厂孵化的独角兽数量更少、占比较低,像百度、字节、京东等头部科技大厂孵化的独角兽总部主要位于北京,而上海则很少。这主要与大厂的总部定位、资源设置有关。
注:文/吴梅梅,文章来源:IT桔子(公众号ID:itjuzi521),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