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养芦丁鸡,一年有余了。
去年五一开始养的,我也没想到他们能养那么久。
这不就在昨天,石先生买的新“房子”到了,预备给小鸡搬新家。
起因是母鸡自己孵了两只小鸡出来,其中有一只被踩死了,为了呵护新生命,他就想着得换个空间大一点的房子。一听说他要买个新笼子,我就有点犯急,还要养啊,这要养到什么时候。
“能不能别养了,干点啥不行,非要养芦丁鸡,浪费时间。”
“你跟你儿子和闺女商量,看他们同不同意放生。”
石先生这句话抛给我,拿孩子当挡箭牌,我还能说啥呢,不用沟通我就知道“肯定不行”。
我也只能由着他们去“胡闹”了。
01
养小鸡的故事我之前写过,起因是儿子跟我去买鸡蛋,老板拿他开玩笑,问他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你自己买的鸡蛋能不能孵出小鸡。
当时他上幼儿园大班,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
他问我,为啥从商店买的鸡蛋不能孵出小鸡。
我说因为没有受精,只有受了精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他继续追问,何为受精?
我是个文科生,对于孩子的问题给不了一个让他明白的答案,我就让他去问爸爸。他爸还是蛮博学多识的。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既然他这么好奇,索性就给他做个实验吧。孩子爸见他是真的好奇,因为他还做了一件傻事,拿着鹅蛋用卫生纸包起来孵小鸡,笑死我了。
他还画了一幅画,《咯咯养殖农场》。
还挺有想象力的,这幅画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的一等奖。
我们家在画画上没啥天赋,只是想象力还可以。
石先生心思细腻,注意到了孩子是真的喜欢和想知道“孵小鸡”是咋回事。
他知道我不会同意,就先斩后奏了。
先是“偷摸摸”网购了一个保温箱和20多个芦丁鸡蛋,把鸡蛋放保温箱里,插上电,看什么时候会孵出来。我也充满好奇,这怎么可能孵出的出来呢。第一回失败了,他又买了二茬蛋,继续等,还真孵出了小鸡。
小鸡破壳而出的那天,孩子们都很兴奋,我也从来没见过。
之间小鸡用嘴巴一点一点啄碎蛋壳,看它啄,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出来。我有点着急,想帮帮它,石先生劝我不要帮,“你要是帮了,这小鸡多半活不成了”。孩子们跟爸爸一起观察,很有耐心的等待,直到小鸡把所有蛋壳都啄碎,总算是出来了。
那么多鸡蛋,只孵出了4只小鸡,有一只还夭折了。
小鸡孵了出来,石先生正式买了个笼子养,都已经生了出来,总得有个家吧。我这边说这风凉话,看你们能养多久,不要让我照顾哈,养两个孩子我已经很心累了。石先生知道我不喜欢小动物,也确实没让我上手,给鸡买垫料、换垫料、喂食、换水,这些都是他来弄,不厌其烦。
“你可真有功夫,为啥非要养小鸡,真要是闲,多关心下孩子的学习。”
彼时的哥哥已经上一年级了,他爸陪着他玩,从不操心学习。
“学习有你就够了,我就陪他玩。”
好吧,互相尊重,我不喜欢但也不搞破坏。
连带着妹妹一起,都对小鸡充满了好奇,参与了他们的“孵小鸡”养殖计划。
石先生工作很忙,早出晚归,可是“养小鸡”却从没落下。
每当晚上回来抱抱儿子闺女,还得帮小鸡喂食,喂水,要是臭了,隔一段时间,就得换垫料。他也会让娃参与进来,每次给小鸡换垫料,俩娃都蹲在旁边看,时不时帮上点忙。你还别说,那场面还挺有趣的。
这小鸡一养就是一年多。
我们过年回家要很长时间,我以为小鸡这次要嘎了,可是石先生提前准备好了食物和水,等我们回来,小鸡还活着。
养小鸡还是蛮有好处的,孩子们经常会坐在那里看小鸡跟小鸡说话。
他们了解了何为生命?小鸡夭折了,他们会伤心,还跟爸爸一起把小鸡找个坑埋了起来。
石先生还带着俩娃做了很多“胡闹”的事,除了养小鸡,还搞种植:种过葫芦、丝瓜、薄荷、洋白菜、韭菜、桔子树,还种过大西瓜,种成功了,长出来的西瓜贼甜。
在这方面,他绝对是个有耐心不扫兴带孩子实践出真知的好爸爸。
03
昨天小鸡的新房子到了,石先生下班后吃完饭还来不及洗锅呢,就拿出了工具箱,开始敲敲打打组装了。他的动手能力超强,我们家鞋柜书柜都是他组装。哥哥毕竟大了,8岁了,很喜欢帮忙,总想上手。他也不拒绝,而是让娃参与能参与的,这边需要什么,让妹妹帮下忙,妹妹顿时很欢呼雀跃,她也有参与感了。
好大一会儿,新房子组装好了。
他们迫不及待给小鸡搬了新家。
四只小鸡的豪华大“别墅”。
我在一旁啥都没做,竟调侃他了。
“待会可得给我收拾干净哈,你们制造的垃圾你们打扫,我好不容易打扫好的家,都被你们整乱了。我不帮你们养哈,你们自己动手。”
“过去一年你也没养哈。”那确实,我没养过。
“你对小鸡都那么上心,好不容易下班早回来,都可以陪我去散步了,在这倒腾小鸡。”
“我现在收拾好,陪你去散步,好不好?”
行吧,我能说啥,这是他带孩子的方式吧,给孩子一个快乐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累不累,上班都很累了,要不,放生吧。”
“你儿子和闺女都喜欢,我是为了他们养的。”
还真是,要不是为了孩子,谁会费这功夫呢,孩子们喜欢,他养小鸡也有劲。
我有时会想,在这个“鸡娃”的时代,我们到底该怎样陪伴孩子?
我老公很特立独行,他从不关心和在意孩子的学习,他自己是学霸,觉得那些知识都很简单,学习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谁都能学会,也不用太过焦虑。他的态度是,总能学得会,干嘛要焦虑呢,为什么一定要用“鸡”的方式来超前呢?没这必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在意学习,的确在其他方面下足了功夫,很注重呵护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心,孩子有什么烦心的事也会跟他聊聊。
“你儿子学习上不拔尖,还喜欢欺负妹妹,他也没啥兴趣爱好,你说他将来怎么办呢?”
“他成绩虽不拔尖,但也没有学不会呀,在班里也挺听话的,老师也没找过你麻烦。至于爱好,得喜欢才行,没有爱好也没啥不好,学音乐画画的这种,关键得自己感兴趣。我倒觉得你儿子挺好的,性格好,情绪稳定,有爱心,责任心,还有担当,复合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特性。这样的孩子往往更健康。”
我看到的更多是缺点,他看到的都是优点闪光点,这点我确实该向他学习。
在养育孩子上,他做到了有效陪伴,孩子们都很爱和喜欢他。
我曾以为,“父爱”是赚来丰厚的物质,是规划清晰的未来蓝图。但是现在我明白了,父爱还有另一种模样——它是放下成年人的功利和焦虑,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
他陪孩子养的,哪里是几只小鸡?他是在孩子最宝贵的童年里,播下了一颗名为“爱”的种子。
我尊重他的养育方式,由着他们“胡闹”。
END.
作者:YIBAO,一手带俩娃,一手写文。社会议题、娱乐圈大小事、影视综热点评论、亲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原创作者。
发布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