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规律运动、均衡饮食等自律生活方式或许可以延缓大脑衰老。7月28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结构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在避免认知能力下降方面似乎特别有效。
之前的研究显示,通过调整14项风险因素,如缺乏教育、社交孤立、创伤性脑损伤等,全球45%的痴呆症病例是可以预防的。为了探索延缓认知衰退的方法,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Laura Baker团队开展了一项名为US POINTER的研究。
该研究追踪了2100名参与者,这些人的年龄在60至79岁之间,有久坐的习惯、饮食不佳,并且至少符合两项与痴呆症相关的标准,如具有痴呆家族史。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干预。
第一组接受了高度结构化的干预,两年内参与了38次小组指导,包括在社区中心进行定期锻炼、执行抗痴呆饮食计划,以及每周开展大脑认知线上训练;而第二组为自主管理干预,仅参与6次团体辅导,并收到了教育资料和价值75美元的代金券(用于参加健身课程等活动)。
两年后,两组参与者在测试记忆力、执行功能和问题处理速度的认知评分系统中得分均有所提高。其中结构化干预组年均认知评分提升0.24个标准差,而自主管理组提升了0.21个标准差。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差异较小,但却具有统计学意义。Baker团队通过建模预测,如果没有任何干预,参与者的认知评分将加速下滑。她估算:“为期两年的结构化干预可将认知老化进程延缓1至2年。”
尽管存在“安慰剂效应”,即所有参与者都自认为身处最优组别,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Gill Livingston表示:“结构化干预的优势令人印象深刻。但由于缺乏无干预对照组,限制了对干预绝对效果的评估。”巴西圣保罗大学的Claudia Suemoto则补充道,微小的差异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才能显现出临床意义。
目前,US POINTER研究已延长4年。Baker表示:“我们正在探索痴呆症高危人群通过自我管理掌控健康,从而改写认知轨迹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这些改变并非依赖巨额投入,而是来自医疗体系的有效引导。”她认为,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干预模式有望在实验之外得到推广。(金予飞)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5.1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