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国防报
山东省宁阳市军地合力——
为无名烈士找到亲人
近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很多前来瞻仰的群众目睹感人一幕——一位老人抚摸着烈士墓碑上“莫青河”3个字,诉说埋藏心底多年的心里话:“四伯啊,我们找了你70多年……”
这位名叫莫洪文的老人,来自1400公里外的重庆市梁平区,是宁阳县最新一批“寻亲行动”中被找到的无名烈士亲人。
时间回溯至1948年夏,在宁阳县大汶河南岸一场战斗中,我军某部211名战士牺牲。后来,宁阳县整理出150多具无名烈士遗骸,并将他们集中安葬在宁阳革命烈士陵园。
2022年起,一场由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导,军地多家单位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寻亲行动拉开帷幕。
“为无名烈士找到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黄国庆说。
获取准确的烈士身份信息困难重重。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紧密合作,运用DNA技术寻亲。“很多遗骸年代久远,降解严重,只能提取牙齿DNA鉴定。”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李学博介绍。
在提取和鉴定工作中,李学博看到,很多战士骸骨上有弹孔,有的身中数弹,骨头里还遗留着弹片。“为了人民解放,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铜墙铁壁。”李学博说。
DNA样本提取完成,会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而这,仅仅是寻亲工作的第一步。获取烈士遗骸DNA信息检测结果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第一时间交给公安部门进行DNA信息库对比查询、烈属筛查、户籍查询等,并借助党史档案的文献记录,进一步补全烈士个人生平信息。
“比对过程像大海捞针。”重庆市梁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伍俊回忆,2023年底,他们接到了来自宁阳县的协查请求,自此,他们和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起发函、打电话、发信息,一遍遍核对、走访,耗时近一年,终于确认莫青河烈士身份,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同一天,孟宪海、李人高、张守山、刘俊发4位烈士的亲人也赶到了宁阳烈士陵园。
在烈士李人高墓前,其孙李永才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他从小就听父亲说,爷爷参军打仗,再也没能回来。爷爷的身影凝固在泛黄的旧照片里,爷爷的故事停留在长辈的只言片语、凝结在那张珍贵的烈士证明书中。
长大后,他追随爷爷脚步,成为了一名军人。在爷爷墓碑前,他说:“我会传承这份责任使命,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为烈士寻亲,是告慰更是传承。宁阳县还为烈士画像还原烈士样貌,借助AI技术鲜活烈士形象,将数字烈士形象与英烈事迹一同展示在宁阳烈士陵园。今年以来,宁阳烈士陵园已累计接待8600余人次瞻仰追思。
(刘树见、本报记者 李 倩)
(中国国防报 2025年4月21日第二版)
责任编辑:潘 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