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于当地时间4月15日宣布:
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现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这意味着,中美关税战,已无法避免。
事实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一定会发生贸易战。
早在 2018 年以后已经是这样了,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
如果贸易战再打下去,那么就被迫做科技升级、内需升级。
中国庞大的生产能力,要么消化在国内,要么出海。
日本在 80 年代作为世界工厂,也跟美国发生了惨烈的贸易战。
这让日本整个 80 年代 和90 年代,都处于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后来,日本就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从一个日本变成"两个日本"。
一个以丰田的商社、外贸型的公司为代表,走了全球化路线,他们开始慢慢到美国去开工厂,到发达国家去做公司,就是所谓的“出海”。
但是,大部分日本的生产能力,还是回到了国内。
于是,出现了一个针对老龄化、低消费,进而催生了新服务业态、新产业业态,来满足 1亿日本国民消费和生活需求,外界称之为“内需的日本”。
也就是,后期的日本有“两台发动机”在运转。
当时的日本跟我们现在很相似,出现了债务危机、老龄化、低欲望、孤独经济。
这一切出来以后,日本的产业形态,也随着国民的形态变化,发生了一次升级。
但不是说,就大家窝在一起拼命内卷。
日本走出了一条让国民不怎么痛苦,中小企业也不怎么不痛苦的独特道路。
所以,推荐你去看看曾经的“世界工厂”日本,为何能做到两台发动机运转,其中有哪些能直接“抄作业”的地方?
5月18日-5月24日,我们将带着黑马的同学们,一起去日本学习:
低增长时代催生出的“日本模式”
揭开孤独社会隐秘的增长新商机
共同拆解日本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后,怎样孕育出如此多行业的领军企业?
包括“服装性价比之王”优衣库、“零售便利之王” 711、“健康美肤之王” DHC、“科技陪伴之王” GROOVE X 等企业。
7天时间,让我们共同预见未来20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业态创新机会。